諾貝爾獎得主歐斯壯與亞洲大學校長等座談!---
本校師生、專家學者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斯壯餐敘、座談,就全球氣候變遷等話題,向大師取經。
 圖說: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右)與歐斯壯大師座談。 |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伊莉諾.歐斯壯博士(Dr. Elinor Ostrom)23日與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校長蔡進發等人座談,歐斯壯博士認為,公共事務並非只是政府的責任,應依不同的公共議題,由政府與全民一起分工,如教育、垃圾處理、下水道管理等公共事務,就可由民間企業管理,以增加服務效率;且一般民眾並不是只把環保責任交給政府,小事可以從自己著手做起。
歐斯壯博士23日中午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三樓與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副校長李培齊、創意商品設計學系主任林盛宏、學生代表資傳系同學沈佩珊、數媒系同學劉婉宣,以及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邵臣等位專家學者餐敘、座談。
 圖說:亞洲大學邀請歐斯壯博士以「氣候變遷之全球化及國際治理」為題演講、論壇。 |
現年77歲的歐斯壯說,她此次來台,希望直接觀察台灣經濟發展現況,並了解台灣在經濟發展中可能遭遇各種議題,未來將做相關主題的學術研究。至於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也很重要,大家不能只是空等政府或國際官方組織協再來著手,一切都要從自己開始做起。
蔡進發校長說,海島型的台灣地形特殊,河川多,高山也很多,加上天然災害頻繁,如地震、颱風水災等,台灣更應該關注氣候變遷的重要性,因為小小的氣候改變,很可能就會釀成災害,如帶來土石流等,對居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威脅。
 圖說:亞洲大學師生、專家學者與歐斯壯大師餐敘、座談。 |
歐斯壯博士回答說,大家如果有心要為環境做些事情,就從小事做起,如多走一點路、少開車,或是汽車共乘、離開房間就關冷氣、洗澡時不必用太熱的水等,這些小改變並不影響生活,卻有很好的效果。
學生代表資傳系同學沈佩珊、數媒系同學劉婉提問說,政府為了提升山區原住民的生活品質,開發山區的建設道路及相關設施,造成過度開發,破壞山林的環境,每逢颱風侵台,山區常見土石流發生,造成原住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政府希望原住民能夠遷移至山下,但當地居民卻不肯遷移,該如何解決?
 圖說: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伊莉諾.歐斯壯博士與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等人座談。 |
「在美國政府會將有危險的山區居民,遷移到平地,改變了這些居民生活模式!」但歐斯壯博士並不贊同這樣的做法,她說,她比較贊同NGO非政府組織的做法,如讓山區的小朋友到平地學種蘭花或其他技術,學成後回到山區種植並加強推行水土保持,還可以創造山區的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是,讓山區的居民可以保有自己的生活模式,同時也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經濟與生活品質,值得台灣借鏡。
歐斯壯博士22日下午來台,23日上午晉見馬總統,中午跟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等人座談,24、25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大師論壇,並邀請歐斯壯博士以「氣候變遷之全球化及國際治理」為題演講、論壇。此項活動,由聯合報系金傳媒集團承辦,亞洲大學、德盛安聯投信、工研院等單位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