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大舉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講座
邀請台東大學曾世杰教授分享「刻意練習」、「責任逐漸轉移模式」應用

亞大教發中心舉辦「有效教學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線上講座,邀請台東大學師範學院曾世杰教授主講。
亞洲大學教學資源與教師專業發展中心,日前舉辦「有效教學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線上講座,邀請台東大學師範學院曾世杰教授分享「刻意練習」、「責任逐漸轉移模式」應用,以其多年在特殊教育與師資培育領域的專業經驗,深入解析有效教學的理論基礎與實務應用,協助教師掌握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的核心要領。
曾教授指出,有效教學應以實證為基礎,核心在於讓學生經歷「成功的學習經驗」。他以「刻意練習」、「責任逐漸轉移模式」(Gradual Release of Responsibility, GRR)為主軸,說明教師如何透過明確的教學目標、即時回饋與階段式支持,引導學生從「我做你看」到「你做我看」,最終達成自主學習與能力精熟。
曾教授並以心理學研究與實際案例說明,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兼顧策略與情感支持,使學生在挑戰中獲得成就感與持續動力。他也引用「習得無助」理論與教育心理學研究,提醒教師在教學歷程中應關注學生的心理韌性與學習信念,讓學習成為可持續的正向經驗。

亞大副校長柯慧貞(右上),於講座中致詞,肯定曾世杰教授在教育研究與偏鄉教學上的貢獻,期勉教師將曾世杰教授所提的「刻意練習」、「責任逐漸轉移模式」應用於課堂教學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中。
曾教授進一步提到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撰寫重點,應從真實的教學情境出發,明確界定想改善的問題,並提出具體可行的研究設計與學習成效評估方式。他鼓勵教師以自身的課程經驗為基礎,結合理論與實務,撰寫能兼具創新性與教育意義的研究計畫,並提醒審查委員特別重視教師對教學現場的反思與用心。
講座獲得與會教師的高度肯定,根據活動回饋問卷統計,以「講師表達清楚、生動有啟發性」獲得最高評價。多數教師反映,更清楚了解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撰寫方向,並能將有效教學的理論轉化為具體的課堂實踐策略,也認為本次講座對未來課程設計與研究構思具有實際幫助。部分教師指出,講座內容兼具理論深度與實務啟發,讓人首次清楚理解GRR模式如何落實於教學研究之中,並期待未來能開設進階實作課程以深化應用。
亞大副校長兼教發中心主任柯慧貞說,本次講座不僅強化教師對有效教學理念的理解,也深化了對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的掌握,幫助教師將研究導向的思維融入課堂設計,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與教師的專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