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大心理系8年通過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件數,全台私大第一

114學年通過6件,大三生林郁珺獲「113年大專生研究計畫」創作獎

亞大心理系林郁珺同學(左),由廖瑞銘老師(右)指導進行心理藥理學實驗。此次她獲「113年大專生研究計畫」創作獎。
亞大心理系林郁珺同學(左),由廖瑞銘老師(右)指導進行心理藥理學實驗。此次她獲「113年大專生研究計畫」創作獎。

亞洲大學心理系,有6件通過國科會「114年大專生研究計畫」補助,累計自107至114年共通過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44件,在全國31所有心理系的大學中排名第2、全台私大第1,僅次於台大心理系。大三生林郁珺執行「113年大專生研究計畫」,因成果優異獲「創作獎」。

林郁珺同學由心理系主任廖瑞銘指導,以「第一族代謝型麩胺酸受體拮抗劑對低頻率操作式行為的衝動反應之影響效果」為主題,研究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透過動物行為模式的心理藥理學實驗,探測神經化學傳遞物質麩胺酸調控衝動行為的神經機制。研究成果已部分發表於學術會議,另改寫投稿國際期刊。

廖主任表示,林郁珺同學跨領域修讀心理、醫健、資訊等課程,對每門課都抱持高昂的學習熱忱,將課堂所學的知識延伸至實證研究。她在執行大專生研究計畫期間,從文獻閱讀與分析,建立嚴謹的研究設計,再務實的進行實驗與資料分析,最後經過無數次編修才完成報告,每個階段都展現積極學習的態度,充分展現出無比的研究熱情。

亞大心理系舉辦「逐夢小組」座談會,構思研究計畫。
亞大心理系舉辦「逐夢小組」座談會,構思研究計畫。

亞大心理系通過「114年大專生研究計畫」,包括:1. 廖御圻老師指導、廖偲霈同學的「有氧運動訓練對社區高齡者的身體活動、認知功能與安適幸福感之促進效果」研究;2. 廖御圻老師指導、張竹昕同學的 「壓力對於大學生前瞻性記憶的影響,以及兩者與衝動性之關聯」研究;3. 周廷璽老師指導、王莘瑜同學的「速配約會裡的美麗焦慮:不同互動主題如何影響社交容貌焦慮?」研究;4. 葉品陽老師指導、蕭安筑同學的「結合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與機率折扣作業探討容貌焦慮於補償性消費行為之影響」研究;5. 張素惠老師指導、郭佳蓁同學的「大學生依附關係對其人際互動模式及壓力因應策略之影響」研究;6. 葉品陽老師指導、黃虹瑀同學的「專心走路難?不難?:結合虛擬實境與眼動技術分析過度使用手機者之用路安全」研究。

廖主任說,亞大心理系114學年通過大專生研究計畫件數再增加,且連續2年獲得大專生研究計畫創作獎。該系一向重視學生科學思維與實作能力的養成,透過課堂教學與實務研究無縫接軌的課程設計,鼓勵學生從基礎理論出發,進入實驗室進行專題探究,或深入實務場域思索心理學在真實情境中的應用。學生運用心理科學的方法,探討人們在生活中面臨的各類課題,涵蓋臨床、諮商、工商等多元實務領域,進行系統性的觀察、分析、評估與實務回應,整合心理學的專業知能與實際需求。

另外,心理系每學期定期舉辦「逐夢小組」,由教師啟迪學生發展研究構想,逐步建立研究假設、設計實驗、分析數據,並撰寫學術報告或投稿發表;大學部學生皆須完成至少兩學期的畢業專題研究,作為畢業門檻之一,強化學生的研究素養,培育心理學專業人才。

亞大心理系每年都會舉辦大四同學的「畢業專題成果發表會」。
亞大心理系每年都會舉辦大四同學的「畢業專題成果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