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大推動精準醫療研究,獲國科會列為「前瞻生醫技術」亮點

  • 2024-05-27
  • 公共事務中心

「智能心胸比估算系統」,腎病、冠心病等疾病癒後評估指標,展現創新智慧醫療研究與落地應用

圖為亞大「智能心胸比估算系統」,成為國科會補助前瞻計畫亮點。(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圖為亞大「智能心胸比估算系統」,成為國科會補助前瞻計畫亮點。(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亞洲大學致力培育智慧醫療大健康人才,與中國醫藥大學系統學校「中亞聯大」、衍生企業長佳智能公司研發的「智能心胸比估算系統」,從患者胸部X光影像自動估算心胸比,並提出警示,作為末期腎病、冠心病等疾病癒後評估指標,被列入國科會補助「前瞻生醫技術」亮點,展現創新智慧醫療研究與落地應用。亞大校長蔡進發說,獲國科會列為亮點的「智能心胸比估算系統」,是亞大「強腎鏈計畫」的其中計畫之一。

蔡校長表示,由他主持的國科會「強腎鏈4年計畫」,經團隊研發成果,已獲美國專利,且技術轉給長佳智能公司,並獲邀參加德國「2023 MEDICA杜塞道夫醫療器材展」。

生醫科技產業蓬勃發展,被視為是「護國神山2.0」,備受矚目。亞大提供跨領域整合資源,讓不同專業學生都能有發揮空間。亞大校長蔡進發去年率隊,以全台私大唯一、通過國科會的「強腎鏈計畫」,參加由國科會領軍,到德國參加全球規模最大「2023 MEDICA杜塞道夫醫療器材展」,展現亞大AI創新智慧醫療、精準醫療上的成果。今年3月又前往美國矽谷超微半導體AMD加州總部和美超微電腦Supermicro公司總部等,與AMD研擬在智慧醫療領域深入合作,開發對人類有幫助的AI醫療平台,強化學術、產業結合。

蔡校長指出,台灣的末期腎病發生率與盛行率高居全球第1,每年花費健保逾500億元,但未見顯著改善,主因之一在於缺乏系統性的全幅數據。亞大「強腎鏈計畫」結合亞大附屬醫院、美國密蘇里大學大數據和生物資訊研究中心、中醫大附設醫院大數據中心,以臨床腎病照護為執行主軸,結合大數據、AI與區塊鏈等技術,建構第1個以區塊鏈為基礎的血液透析照護平台,完善臨床資料庫,加速生醫產業創新。

蔡校長說,亞大國科會計畫之一的「智能心胸比估算系統」,可從胸部X光影像自動估算心胸比,並提出警示,作為末期腎病、冠心病等疾病癒後評估指標,這項計畫案通過國科會「臨床資料庫與AI之跨域開發及加值應用計畫」,已完成模型開發與驗證,已授權準備上市。

亞大產學長王昭能說,亞大研發的強腎鏈APP,使用透析病患的健康存摺資料,分析病患的全面健康狀況、透析相關數值和成效、用藥衛教、檢查檢驗彙整呈現等,能更準確、迅速地進行腎臟相關疾病的診斷、治療和監測等醫療數據,實現腎臟病患者個人化精準醫療。目前已在兩大手機作業系統開放下載,且正進行臨床試驗驗證。亞大另展出整合臨床、基因體數據,應用人工智慧技術,所開發的鈣磷風險、腎臟功能風險、心血管風險、預測透析治療時間點、急性腎臟病風險期數預測模型,這項技術將為醫學專業人員,提供更加智慧、高效的輔助。

蔡校長表示,國科會持續推動「台灣精準健康產業政策」,應用大數據和AI運算,深耕精準醫療領域、發展預防醫學,一系列投入精準健康、智慧醫療、高齡產業等學研,與亞大持續推動培育「智慧醫療大健康產業人才」的項目切合,後續將會持續研究,為學生專才、就業,及民眾健康、照護服務而努力。尤其生醫科技是跨領域多元專業技術的整合,不同專業的學生都能適得其所、有所發揮,尤其亞大第2家醫院暨長照機構拚2026年營運,在近年內就會有快速轉變,將成為學生就學、就業的後盾,能在生醫領域一展長才。

圖為亞大校長蔡進發(前排左3)率學校團隊出席,由國科會領軍參加德國「2023 MEDICA杜塞道夫醫療器材展」,與台灣代表團合影。
圖為亞大校長蔡進發(前排左3)率學校團隊出席,由國科會領軍參加德國「2023 MEDICA杜塞道夫醫療器材展」,與台灣代表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