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美術館興建,將成亞大室設系學習殿堂

Frank Gehry團隊參與教學,讓同學能參與建築巨人的夢想建築

中醫大學美術館動土典禮,教育部長鄭英耀(左1)、台中市長盧秀燕(右1)、中醫大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左2)、及Frank Gehry團隊建築師代表David Nam(右2),攜手見證Frank Gehry東亞唯一鉅作啟動。(中醫大提供)
中醫大學美術館動土典禮,教育部長鄭英耀(左1)、台中市長盧秀燕(右1)、中醫大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左2)、及Frank Gehry團隊建築師代表David Nam(右2),攜手見證Frank Gehry東亞唯一鉅作啟動。(中醫大提供)

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打造的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啟用12年後,「中亞聯大」中醫大另一鉅作,由「普立茲克建築獎教父」Frank Gehry(法蘭克蓋瑞)興建的「中醫大美術館」5月3日舉辦動土典禮,由於美術館的設計極具變化與自由度,被喻為是「台灣建築史上施工難度最高的建築」。特別的是,Frank Gehry團隊同意和亞大室設系共同教學,提供美學教育、創意與設計等課程,讓同學能見證歷史、參與建築巨人的夢想建築。

由重量級國際建築師Frank Gehry親自設計,東亞唯一、為台灣量身打造的中醫大美術館,歷經10年規劃,終於動工。他的作品最大特色就是以解構、扭曲的金屬,展現跳舞般的線條,在全球最著名的作品就是1997年以鈦金屬打造的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中醫大美術館可望成為與古根漢齊名的美學新地標。

中醫大暨醫療體系董事長、亞大創辦人蔡長海表示,中醫大美術館的興建,希望在教育、醫療與生技領域外,更進一步以建築、藝術為台灣奉獻心力,透過世界知名建築師的作品,讓世界看見台灣。世界一流的城市,有世界一流的大學;而世界一流的大學,不僅擁有卓越的學術研究能力,更擁有世界級的美術館,讓學術、藝術緊密結合。

中醫大美術館動土典禮,中醫大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 (左2)、建築總顧問劉育東(左1)、Frank Gehry事務所代表David Nam (右2)、Kamran Ardalan (右1)建築師合影。(Photo by Sean)
中醫大美術館動土典禮,中醫大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 (左2)、建築總顧問劉育東(左1)、Frank Gehry事務所代表David Nam (右2)、Kamran Ardalan (右1)建築師合影。(Photo by Sean)

亞大校長蔡進發指出,「美學教育」是大學的靈魂,「生活美學能力」也是亞大學生的核心能力之一。亞大現代美術館是全台第一座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是學生重要的學習場域;現在又多了中醫大美術館,讓亞大學生有更多學習資源能接軌國際。未來,中醫大美術館、亞大現代美術館也將與哈佛大學Fogg Museum、史丹佛大學Cantor Arts Center、牛津大學Ashmolean Museum、劍橋大學 Fitzwilliam Museum等建立國際聯盟,藉此提升台灣的教育、藝術與文化的國際地位。

中醫大、亞大雙館美術館長李玉玲說,蔡長海創辦人作為一位醫生、教育家、企業家,創立了兩座美術館,是台灣僅見。由於「中亞聯大」是大學、醫療雙軌並重的體系,雙館的發展策略會帶入「新的藝術詮釋方法學」,從傳統對藝術作品本體意義的認識,轉變成探討藝術創作成為「媒介」的溝通力量,也就是,美術館成為推進跨域思考、引發多元學科對話的平台和機制。

亞大室設系講座教授、中醫大美術館建築總顧問劉育東指出,中醫大美術館的建築設計延續Frank Gehry一貫自由流動、雕塑感強烈的風格,不僅在形式上極富挑戰,在施工技術上更是突破性重大,施工品質勢必需達到媲美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巴黎LV基金會的建築水準。他所設計的中醫大美術館,以折疊金屬和起伏的不鏽鋼打造,捕捉天空千變萬化的光線,展現如同水彩畫般的繽紛效果。這項創新手法,展現他對材料語言的深刻理解,在城市脈絡中,譜寫出建築與藝術交融的全新篇章,創造城市美學和活力,可見這座美術館的未來潛力與藝術價值。

中醫大學美術館動土典禮,建築總顧問劉育東(左8)、Frank Gehry事務所代表David Nam (左7)、Kamran Ardalan (左6)建築師、羅興華建築師(右8)等國內外建築界產學代表合影。(Photo by Sean)
中醫大學美術館動土典禮,建築總顧問劉育東(左8)、Frank Gehry事務所代表David Nam (左7)、Kamran Ardalan (左6)建築師、羅興華建築師(右8)等國內外建築界產學代表合影。(Photo by Sean)

亞大室內設計系主任施勝誠表示,中醫大美術館是繼安藤忠雄所設計的亞大現代美術館後,再一次讓同學能近距離參與世界級建築的珍貴機會。與Gehry團隊、羅興華建築師合作,不僅象徵國際與本地建築專業的深度交流,也讓學界有機會直擊高難度建築施工的第一線。

施勝誠主任說,該系將整合「基本設計課程」、「室內設計資訊塑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等核心教學,結合實地工地參訪,與國際、國內專業設計團隊、建築立面國際專業施工團隊、國內營造專業團隊等協作,打造前所未有的建築實務學習平台。這不只是一次建築工程,更是一場橫跨教學、實作與文化思維的深度歷練。讓同學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僅是見證台灣建築與藝術發展重要里程碑,並且與大師共創歷史,參與90歲建築大師Frank Gehry的人生顛峰之作。

中醫大美術館由美國建築大師Frank Gehry設計,是他在東亞的唯一鉅作,不僅是台灣建築、藝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將成為嶄新的國際級地標,也是亞大學生的學習殿堂。(中醫大提供)
中醫大美術館由美國建築大師Frank Gehry設計,是他在東亞的唯一鉅作,不僅是台灣建築、藝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將成為嶄新的國際級地標,也是亞大學生的學習殿堂。(中醫大提供)